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大豆种植技术和管理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延梅
    2018-02-11 04:03:04   转载

    1.生育前期的管理 

          (1)补种移栽     每亩株数是构成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。为保证每亩苗数,必须尽早做好田间苗情调查,对缺苗地块采取补救措施。


          ①补种。补种的种子应是同一品种的种子,可先浸泡2~3小时,如土壤干旱的地块,补种时采用座水点种,以利于提早出苗。


          ②补栽。如发现缺苗过晚,或出苗后因地下害虫为害而造成缺苗断行,可用预先育好的预备苗移栽,或移取过密处的壮苗,带土补栽。为了保证移栽成活,应在阴雨天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,埋土要严密,并浇定根水。可在补栽时施用适量化肥,或在成活后追施苗肥,促进补苗加快生长。移栽苗龄越小,成活率越高,移栽的植株单株荚粒数也不会明显减少。


          (2)间苗定苗   间苗定苗是保证豆田形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、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。间苗的时间宜早不宜迟,一般应在对生单叶展开前进行。在地下害虫不严重的年份和地区,采用一次间苗定苗。如地下害虫多,可分两次进行,第一次在对生单叶展开时间苗,第二次在第二片复叶展开时定苗。间苗时应注意淘汰弱株、病株和杂株,保留健壮株。


          (3)中耕除草   大豆在幼苗期生长缓慢,杂草容易滋生;大豆有根瘤菌共生,根瘤菌是好气性细菌,中耕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,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增生。多次中耕除草还可加强土壤的爽水性和蓄水性。为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和根系发育,应提早进行人工铲地除草与机械或畜力中耕。在大豆生长过程中,一般可进行2~3次中耕除草。


          2.生育中期的管理


          (1)中耕与追肥    在初花期完成3次中耕的最后1次,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,埋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。并可根据大豆生长情况,适量追施氮、磷配合肥,如亩施尿素4~5千克和过磷酸钙7.5~10千克。


          (2)灌溉及追肥   在大豆初花期,土壤含水量低于65%时,应及时进行灌溉,并视植株生长情况叶面喷肥。一般亩用0.75~1千克尿素加磷酸二氢钾0.3千克,对水30升叶面喷施。采取喷灌灌溉方法的,可结合喷灌叶面喷肥。


          (3)防治病虫害   开花盛期,大豆蚜虫、造桥虫、棉铃虫、灰斑病等发生严重。可单独或与叶面追肥结合施药进行化学防治。


          (4)施用壮秆剂    针对植株高大,生长过于繁茂的品种,喷洒生长调节剂三碘苯四酸 (TIBA)可以抑制大豆徒长,使植株收敛,茎秆矮化,防止倒伏,有利于花荚形成。始花期,亩用3~5克三碘苯甲酸粉剂或15~18毫升乳剂,对水25~30升喷洒;盛花期亩用粉剂8~10克,乳剂30~40毫升,加水40~50升喷洒。


          (5)摘心    土壤肥沃、水分充足时,大豆容易发生徒长倒伏,使植株下部花荚严重脱落,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。大豆摘心能防止倒伏,促进植株多分枝和着生较多的花簇,增加有效荚数,使籽粒饱满,成熟一致,提高产量。


          3.生育后期的管理


          (1)拔除田间杂草  大豆的3次中耕及人工铲地,对于消除行间杂草较为有利,而行内杂草还有残存,特别在大豆生育后期,气温高、湿度大,行间杂草发育快,生长高大,与大豆争水、争肥,必须及早清除。清除田间杂草一般能提高产量13%~26%。


          (2)追肥   进人鼓粒期后,大豆需肥量大。这时根瘤菌固氮能力逐渐衰退,要求补充营养。可根据生长情况,用尿素0.75~1千克,钼酸铵10~30克,磷酸二氢钾100~300克,对水15~25升喷叶。


          (3)灌增重水   鼓粒期,豆粒增大,需水量大。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70%~75%时,需及时灌溉。


          (4)病虫害防治    生育后期主要防治大豆食心虫、豆荚螟、灰斑病等。 (来源:吉水县农业局)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